欢迎访问中国国资管理培训网    今天是:
首页 > 最新动态>> 正文

国资委最新要求!推动央企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科技人才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知识
2024-10-30 10:04: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以更大力度支持推动中央企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科技人才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知识。” 内容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10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举

“以更大力度支持推动中央企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科技人才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知识。”

 
 
 

内容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10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开班。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开班式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支持推动中央企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科技人才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知识,更好推动中央企业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找准中央企业科研投入方向

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

 

张玉卓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基础性技术,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切实增强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知识的紧迫感。中央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必须在积极拥抱、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要进一步转换思维、转变理念,认真思考中央企业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如何找准定位、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组织能力,深入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当好人工智能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着力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找准中央企业科研投入方向,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激发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着力提升人工智能场景创造能力,借鉴国内外领先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挖掘和打造更多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场景,努力推动人工智能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着力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能力,系统了解发展人工智能的各类风险,建立有效的防护体系,确保各类风险可控在控。

 

 

中央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

 

张玉卓强调,中央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人工智能人才队伍,为国资央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才自主培养,坚持产业、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加快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AI工具、勇于探索创新的实操型人才。

 

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建立更加符合行业特点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最灵活有效的方式引进领军人才、青年人才。

 

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强化跨企业协同创新,加强与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先企业的交流合作,打造更加宽容、自由、耐心的发展环境,让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

 

 

延伸阅读

 

 

国资委:将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党建研究》日前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点击查看文章全文)称,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文章提出,超前布局、梯次培育量子科技、核聚变、生物制造、6G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

 

文章指出,国资央企要坚持内在价值和长期价值导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持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加快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在石油化工、冶金矿业等传统产业领域推动“智改数转”,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黑灯产线等智能工厂,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带头落实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抢占绿色发展先机。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实施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强化技术攻关、优化产业组织、集聚产业要素、培育产业生态、激发人才活力等关键着力点,强化与产业链上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梯次培育量子科技、核聚变、生物制造、6G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

 

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带头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好我国产业体系“缺基少核”问题,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大油气等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供给,增强种业研发能力、海外粮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扩大我国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三中全会来了!中央想法已定,大国改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分享到: 收藏
最新课程
推荐专家
  • 王吉鹏董事长 著名管理学者,集团管理权威专家,集团管控理论

    了解更多>>

  • 高亚莉,女,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博士后,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了解更多>>
  • 江百灵 会计研究所
    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

    了解更多>>
  • 职务:主任、党委书记
    单位:国资委研究中心
    李保民博士长期在国

    了解更多>>
  • 刘霄仑,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CFE)、中国注

    了解更多>>
  • 卢力平,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

    了解更多>>

  •  文宗瑜博士长期潜心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具体运用的研究

    了解更多>>
  • 张庆龙,男,1974年1月生;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

    了解更多>>
  • 郑洪涛简介
    郑洪涛,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

    了解更多>>
  •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31号
    • 邮箱:mail@gzglpx.com
    • 联系电话:010-57026968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