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科技创新、优化国资布局和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持续创新服务两类公司改革发展,加强全国范围内两类公司间的互动交流,2023年5月24日,以“产业引领 资本赋能 锻造一流”为主题的全国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第八次圆桌会议在合肥成功举办。
会上,围绕“产业引领 资本赋能 锻造一流”的大会主题,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马凌云发表演讲。今天,晓智为大家分享演讲全文《聚焦功能定位,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省级国资运营平台》。
内容来源 | 国资智库
(ID:SHGZYJY)
山西国资运营公司是2020年3月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功能定位为推动省属企业产业布局优化,承担出资人管资本进、退、流、转、保等职责任务。公司成立以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运作,抓实“1234”战略举措,始终朝着“四分穿透管理、六分市场运营”发展方向迈进。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山西省属企业发展质效明显提升,2022年末,资产总额达3.67万亿元,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00亿元,比公司成立之前有较大幅度提升。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们“1234”战略举措,其中:“1”是一项战略重组,“2”是两大业务主线,“3”是三项重大变革,“4”是四项保障机制。
坚持产业引领,全力推动省属企业
实施战略重组,国资布局持续优化
推进省属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和子企业层面专业化整合,省属企业从28家调整至18家,煤炭企业从7家调整至4家,太钢集团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华新燃气、华远陆港、水控集团、大地控股、云时代、神农科技等一批旗舰劲旅改组组建。重组之后,两大煤炭龙头企业晋能控股煤炭产能位居全球第三、全国第二;焦煤集团炼焦煤产量全球第二、全国第一,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市场话语权显著增强;新兴产业企业大幅增加,加快从“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转变。
在重组基础上,完成省属企业全级次企业主业核定,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做强做优主业,盈利能力实现大幅跃升。同时,充分利用旗下资管公司、保理公司、资本公司、创投公司等工具类公司,助力省属企业剥离“两非两资”,国有资产质量不断优化。2022年,4户煤企利润增幅116%,高于全省煤企利润增幅16个百分点;14户非煤企业利润增幅80.67%,高于全省规上企业利润增幅54.8个百分点。
打造两大业务范式,坚持
资本赋能,加快项目培育孵化
持续打造“基金投资”和“股权直投”两大业务主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资本运作,已投项目市场表现突出。基金助力。打造百亿基金群,累计投资基金规模108亿元,设立结构调整基金、绿色能源基金,带动省属企业转型突破;发起钢铁结构调整基金,助推建龙集团在重组整合海鑫钢铁后转型升级。目前,正在深化央地对接合作,与中国诚通发起设立国调二期基金,总规模300亿元,支持省属企业产业转型和资产证券化。项目直投。实施“上市公司+”战略,以股加债方式持有广誉远14.53%股份,国资运营公司成为广誉远实际控制人,打造了国有资本成功入主民营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以股权投资方式协助北方铜业解决关联交易、资产独立性、大股东资金占用等事宜,达到了助力省属有色金属板块重组上市和国有资本投资增值2.3倍的双重效果;适时增资矿用、隧道安全领域施工高分子材料龙头企业山西凝固力公司,凝固力创业板上市申报于2022年12月获深交所正式受理,企业上市后及时退出,进行下一个项目投资,探索打造“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投资模式,资本赋能产业孵化。
持续推进三项变革
锻造一流运营平台
紧抓重点推进改革,着力提升平台运营能力。一是率先数智变革。以市场化方式建设国有资本数智化管理平台,平台横向覆盖“人财物”,纵向穿透“全级次”,自上而下实时自动抓取数据,推动国资监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五大非经营性系统已经基本摸清省属企业人、财、物基础信息,智慧穿透、智慧分析、智慧预警的效果初步显现;三大经营性系统在促进阳光透明、主体倍增、提质增效方面的价值正在彰显。二是推进治理变革。以产权为基础,资本为纽带,统筹省属企业投资、资产管理、财务、考核、分配、资本运作等工作,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持续构建以章程为准则,以董事履职为抓手,以重大事项沟通为必备程序,以紧急情形干预为重要保障的“3+1”治理体系,在充分发挥省属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基础上更加依法合规地维护股东利益。三是深化质效变革。创新推进“六定”改革,常态化开展定机构、定职数、定员额改革,市场化推动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改革;健全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坚持“全面对标、全面预算、全级次分类”基本原则,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着力提升国有资本回报水平。省属企业利润总额近三年实现了从239亿元到480亿元再到1000亿元的“三级跳”。
强化四项保障机制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作为18家省属企业股东,我们持续加强投融资风险管控,严防发生重大风险。一是强化智库保障。设立国资运营研究院,专注于产业发展和行业研究,从合规性、经济性、可行性多维度对省属企业重大项目开展同步可研,去年抑制低效投资项目25个、金额164亿元,在源头上抑制不合理投资冲动,提高了投资项目效益。二是强化投资管控。制定投资效益“发展线”指标对标评价、投资规模现金增量约束等量化标准,严守70%资产负债率警戒红线。2022年,省属企业主业领域投资占比达到93%,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完成过去10年133个投资项目后评价,涉及投资约2400亿元。三是强化融资管控。实行负债规模和负债率双管控,持续优化负债结构。2022年,省属企业带息负债同比压降424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压降1.31个百分点。四是强化流动性支持。全国同行业首创“增+投+交易联动”特色业务模式,为省属企业提供增信768亿元,完成1647亿元债券发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超200亿元。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源在“资产-资金-资本”不同形态流转增值,提供资金支持超百亿元。
经过这三年的探索实践,可以说有一些收获,有一些突破,但也发现不少问题。改革永远在路上,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将不断探索前行,不断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朝着“打造一流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目标前进,持续提升省属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为山西高质量发展锻造“超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