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资管理培训网    今天是:
首页 > 实时动态>> 正文

对照报告理解2023年国有企业三件大事
2023-03-07 09:30: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来源 | 李锦解读国资政策与新闻作者 | 李锦 需要进行国企功能分类的大讨论
——对照政府工作报告理解国资国企2023年的三大任务 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

来源 | 李锦解读国资政策与新闻

作者 | 李锦

图片

 

需要进行国企功能分类的大讨论
——对照政府工作报告理解国资国企2023年的三大任务

    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的工作部署,除了在经济制度与体制改革这一段以外,报告多处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内容,尤其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多涉及国企。把最重要的东西选出来,主要是三个方面,可以称为2023年国资央企的三大任务,或者叫三大支柱,也叫支柱性的任务。朝深处说一点,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国企的三项主要内容。

    近期,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接连提出分类问题。我们应当特别重视,明确思路,做出重新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与重组。因为三顶工作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国企体系有关系,顺此朝深处说说自己的看法。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国企的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的工作部署,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内容。

关于改革的内容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关于产业结构的内容有:  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科技创新的内容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这三项任务一是分类和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三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来讲,一个是制度现代化,一个是产业结构现代化,一个是科技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国企,这三项任务,是决定性的。

 

2023年的国资央企三大任务

      从标题上看,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在二十大召开时,我已经做了解读,国资国企改革进入以国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阶段。这意味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衡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标准。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结果性指标,它综合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从具体内容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司治理制度。制度现代化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制度做基础,国企的基本经济制度必是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核心是现代公司的治理。前些日子,我已经发表文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深入,我们在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问题上,已经完成得很好了。不能忽视另一个“一以贯之”。两个“一以贯之”,只讲一个“一以贯之”,是片面的。还有一个“一以贯之”,包括组织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和民主参与制度,每个方面确实都是很重要的。现在有时也讲组织制度,譬如董事会等。关键是经营制度、分配制度。而员工参与制度几乎是空白,极少见到有几家提供员工参与好经验的,实际上差距不少。

第二个是产业结构制度。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讲的“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什么样的体系,就需要从功能分类上开始。报告中讲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是结构改革的内容 。张玉卓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中,讲的三个方面,已经讲得透彻了。

第三个问题是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问题。报告中两处都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预见今年的产业政策会加大对“卡脖子”领域的投入力度。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国与国的竞争聚焦于科技竞争,欧美对我国技术发展的遏制政策日趋增多,我国急需在科技上,针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节点、“卡脖子”技术,进行集中攻关,获得科技能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上保持中国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而在获得科技能力,实现技术突围的方面,产学研用结合和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先进的科技强国相比,我们的科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央企业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日前详细解读了如何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他指出,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突出四个关键词:一是科技,二是效率,  三是人才,四是品牌。

在2月23日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勾勒出三大重点,即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这种部署是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相吻合的。

 

需要进行一次国企功能分类的大讨论

为什么要进行分类,按什么分类,分类后怎么重组,是件大事。按照商业一类、商业二类与公益性分类,是否合适,值得探讨。

最近,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强调了分类,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社会责任当指国计民生与社会服务。

七年前,国企党建讲话解决了国有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一个政治组织的问题,解决了国企性质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国有企业功能,不光是赚钱,还有其他社会功能的问题。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其社会功能还是明确的。我们如果光以赚钱一条来考核而放弃了其他,就不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了,与西方国企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分类不是按类型分类,而是按功能分类。我从2012年就强调分类改革的,写了文章,当时还有邵宁、黄群慧都是强调分类的。后来那种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性类,是有点简单化了。似乎一道命令下来,也没有什么讨论,更没有理论阐述。实际上,在98家央企中,一家公益性企业也没有,几乎是空白。中储粮、中储煤都组合到中粮里面去了,谁家是公益企业,都不知道。所谓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性类,是有点糊涂。分类是否可以按照战略安全、行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四类来分类,值得探讨。这项工作,似乎除了高层的讲话,下面反应很少。

做好功能分类以后,才能明确重组。不管是专业性性重组,还是产业重组,要围绕产业体系来进行。细究一下,专业重组是为了加强竞争力,产业重组要牵涉到核心功能的问题。应该说产业性的重组与核心功能靠得更近。所以对于功能分类的问题,我们理解得还不够。为什么要分类,按什么分类,分类以后怎么干,这三个问题恐怕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进入角色。起码在舆论上大家都没有充分注意到。也许需要进行一次国企功能分类的大讨论,实际上是国企功能使命的大讨论。大规模的重组,也是建立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做考虑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国企体系

也需要探讨建立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新国企,叫现代化的新国企还是现代新国企。如果是现代新国企,起码要包括国有企业的功能性的使命现代化,理念现代化。使命现代化现代化不能不讲,分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是国有企业的现代化。这是我们认识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要深刻理解“国家现代化”与“国企现代化”的关系,深刻理解为“国家现代化”做贡献与国企自身现代化的关系。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正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联系国企实际,可以拓展出一个范围宽广的话题体系。我之前发文,从八个方面来归纳总结,国企使命现代化 、发展理念现代化、国企制度现代化、国企产业现代化、国企科技现代化、国企运营现代化、国企治理现代化、国企文化现代化。

目前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三项是最重要的,公司治理牵涉到基础制度,分类牵涉到产业结构,还有一个牵涉到科技创新。有这三根支架撑起来,其他的都可以添上去。我曾经用五个现代化,最后扩展成八个,不管几个,这三个是基本的。

最近我在编写两本书,就现代新国企提出了我的看法,其中一本书的名字就叫《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国企》。国资委组织了很多课题,用很大的力量在研究这些问题,听说,一个课题经费能有几百万。希望他们的成果早点出来以指导实践。我觉得,课题研究尤其要切合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对上面有用,对下面有用,对过去有个提升,更重要是拿出来对将来有智慧明示,有开路引路的作用。

2023年的国资央企三大任务,实际上是制度现代化、产业结构现代化与科技现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国企的三大支柱。我们现在做的事情,立足于眼前的提质增效,又面向现代化新国企的方向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国务院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突
下一篇:国资委党委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分享到: 收藏
最新课程
推荐专家
  • 王吉鹏董事长 著名管理学者,集团管理权威专家,集团管控理论

    了解更多>>

  • 高亚莉,女,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博士后,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了解更多>>
  • 江百灵 会计研究所
    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

    了解更多>>
  • 职务:主任、党委书记
    单位:国资委研究中心
    李保民博士长期在国

    了解更多>>
  • 刘霄仑,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CFE)、中国注

    了解更多>>
  • 卢力平,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

    了解更多>>

  •  文宗瑜博士长期潜心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具体运用的研究

    了解更多>>
  • 张庆龙,男,1974年1月生;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

    了解更多>>
  • 郑洪涛简介
    郑洪涛,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

    了解更多>>
  •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31号
    • 邮箱:mail@gzglpx.com
    • 联系电话:010-57026968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