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资管理培训网    今天是:
首页 > 实时动态>> 正文

深圳市属国企机制改革再提速
2019-03-27 17:19:34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8年深圳市属国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00亿元、利润总额1074亿元,分别增长23.5%、16.4%,均创历史新高。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赵瑞希2018年深圳市属国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

2018年深圳市属国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00亿元、利润总额1074亿元,分别增长23.5%、16.4%,均创历史新高。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赵瑞希

2018年深圳市属国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00亿元、利润总额1074亿元,分别增长23.5%、16.4%,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18年底,在全国37个省级监管机构中,深圳市属国企实现利润排名第二,比上年提升1位;总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分别为3.1%、26%、28%。

深圳市国资委25家直管企业中,八成企业实现营收、利润同比增长;7家企业全年营收超100亿元,比上年增加1家;14家企业全年利润超10亿元,比上年增加3家。

深圳市属国企2018年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增效益,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强创新、防风险,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2019年是深圳市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攻坚年”,深圳市将通过高标准编制实施综合改革方案,强化改革攻坚机制,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系统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加快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推出一批体现特区水平、引领全国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重组整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2018年深圳国资委围绕深圳发展战略,加快系统内同质资源重组整合。例如粮食集团与深深宝重大资产重组实现整体上市、成立南方大数据交易公司等。

当年,深圳国有资本结构实现“三个集中”:

向重要关键领域集中,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板块净资产占比61.9%,比年初提高1.4个百分点;

向上市公司集中,资产证券化率56%,比年初提高3.3个百分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26家,比年初新增2家;

向核心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及准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002亿元,占直管企业比重达八成,实现利润占直管企业比重69%,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此外,深圳国资坚持“有进有退”优化结构,退出低效无效产业,已累计出清“僵尸企业”170家。

 

推进混改,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2018年,深圳市属国企紧紧抓住国企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关键,坚持“不再试点、不限层级、应改尽改、能混尽混”,全年完成16家商业类国有企业混改立项,通过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上市及重组并购等多种方式,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深圳市国资委表示,混改企业公司治理得到明显改善,员工的凝聚力大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有效释放。2016年以来已完成混改的9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0%、38%,高于市属国企整体水平。

 

创新驱动,践行城市发展理念

 

近年来,深圳市属国企通过“三个坚持”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一是坚持服务深圳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圳市属国企打造的“深圳湾”科技园区,吸引686家企业入驻,引入孵化及创业服务机构50家,孵化项目561个。

二是坚持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深圳市属国企创新投、高新投、中小担累计帮助企业融资7677亿元,支持658家企业上市、368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三是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2018年,深圳市属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43亿元,增长49%;深圳市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3.7%,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近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5%。深圳市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向好,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0%、74%,信息技术、生态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增速较快。

 

改革攻坚,加速做强做优做大

 

深圳市国资委主任余钢表示,2019年是深圳市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攻坚年”,将全力抓好11项重点工作,包括:全年市属企业要确保完成各项经营目标,切实发挥好国有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强化城市运营保障,更好彰显国资国企“城之重器”功能,助力深圳建成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通过高标准编制实施综合改革方案,强化改革攻坚机制,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系统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加快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推出一批体现特区水平、引领全国的标志性改革成果等。

深圳市还将出台市属国资国企服务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平台开发、战略性前瞻性产业布局等八大领域建设;依托上市公司和国资基金群,实施“上市公司+”战略,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功能,加强基金群体系化规范化运营,大力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做强做优做大上市公司“深圳国资系”;实施卓越品牌战略,擦亮“深圳国资”金字招牌;完善深圳特色国资大监督体系,研究出台保障和服务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纪委书记兼监事会主席新模式向有条件的二、三级企业延伸,深化监督与管理并重的财务总监管理模式改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股权并购VS资产并购有哪些区别?
下一篇:【改革探索】新形势下的国企混改

分享到: 收藏
最新课程
推荐专家
  • 王吉鹏董事长 著名管理学者,集团管理权威专家,集团管控理论

    了解更多>>

  • 高亚莉,女,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博士后,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了解更多>>
  • 江百灵 会计研究所
    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

    了解更多>>
  • 职务:主任、党委书记
    单位:国资委研究中心
    李保民博士长期在国

    了解更多>>
  • 刘霄仑,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CFE)、中国注

    了解更多>>
  • 卢力平,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

    了解更多>>

  •  文宗瑜博士长期潜心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具体运用的研究

    了解更多>>
  • 张庆龙,男,1974年1月生;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

    了解更多>>
  • 郑洪涛简介
    郑洪涛,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

    了解更多>>
  •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31号
    • 邮箱:mail@gzglpx.com
    • 联系电话:010-57026968

    关注有惊喜!